一、辣椒生长需肥特点 辣椒的整个生育期,对氮、钾需要量大,需磷较少。幼苗期植株幼小,吸收养分虽较少,但对肥料质量要求较高,同时辣椒在幼苗期就开始进行花芽分化,氮、磷肥对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形成都有显著影响。磷不足,幼苗发育不良,花的形成迟缓,开花少,并较易形成不能结实的短柱花。初花期需肥量不太多,应避免施用过多的氮肥,防止造成植株徒长,推迟开花坐果。应适当供给氮、磷肥,以促进根系的发育。盛果期,是氮、磷、钾肥需求量较多的时期,氮、磷、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各自吸收总量的57%、61%、69%以上。氮肥供枝叶发育,磷、钾肥促进根系的生长、果实的膨大以及增加果实的色泽。同时,辣椒的辛辣味受氮、磷、钾肥含量比例的影响。氮肥多,磷、钾肥少则辛辣味低;氮肥少,而磷、钾肥多,则辛辣味浓。所以,生产上,控制好氮、磷、钾肥的比例,在提高辣椒产量的同时,也可以改善品质。 辣椒为生育期长、果实多次采收的作物,结果多,需肥量大。为保证营养的充足供应,较好在每次采收前都追一次肥。对越夏栽培的辣椒,多施氮肥有利于新生叶的发生,磷、钾肥也有利于茎秆粗壮,增加植株的抗逆能力。 辣椒植株各器官的养分含量有较大差异。植株氮、钾、钙、镁含量均表现为叶>茎>果,而磷含量表现为叶>果>茎。不同生育期各器官养分含量变化表现为,叶中氮、钾含量在定植后28~56天较高,前期和后期含量较低;磷含量相反,前期和后期含量较高,中期较低;钙、镁含量在定植后70~98天较高。茎中氮、钾、磷含量变化与叶中表现一致,钙、镁含量变化幅度较小。果实中各元素含量均是前期高,随生育期的推进各元素含量不断下降。 二、辣椒生育需肥量 辣椒田间生长期长,果实分次采收,产量高,故对养分的吸收量较大。据有关资料,每生产1000千克的鲜椒需吸收氮3.50~7.73千克、磷0.48~1.03千克、钾4.00~6.14千克、钙1.79~3.63千克、镁0.54~1.86千克。氮、磷、钾、钙、镁吸收比例为1∶0.12∶0.97∶0.49∶0.22。每生产100千克干辣椒需吸收氮9.64~11.24千克、磷0.97~1.04千克、钾7.24~9.04千克,氮、磷、钾吸收比例为1:0.1:0.78。 三、辣椒缺素症状 辣椒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氮素供应充足,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,干物质增加正常。缺氮时,下部叶片易老化和脱落,如及时补充氮素,能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。氮素补充过晚,则会使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恢复生长延迟,使生产受到严重的损失。生育后期缺氮,会导致开花数减少,短柱花增加,坐果率降低。在坐果、果实膨大旺盛期缺氮,会使产量更低。 磷素对辣椒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,生育初期缺磷,会降低花的质量,而且会减少花数。 辣椒钾素供应充足,光合作用旺盛,能促进果实膨大。缺钾时,叶片尖端变黄,有较大的不规则斑点,叶片边缘干枯。 因此,氮、磷、钾三要素供应充分,会增大叶面积,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,显著地增加产量。进入结果期,果实膨大时,必须充分供应氮和钾肥。当氮、钾比偏高时,钾吸收得多,能显著地促进果实膨大。以采收嫩果为主时,钾和氮等量或者钾比氮稍少较为合理。 辣椒是喜钙作物,当土壤中含钙量低,或者由于土壤溶液浓度高,土壤干旱,氮、钾施用量过多等原因而造成生理缺钙时,易发生脐腐病。 辣椒除要求足够的氮、磷、钾外,还要求适量的微量元素。辣椒植株生长点畸形或坏死,停止生长或萎缩等都是缺钙和缺硼的表现。土壤中氮素过多,水分供应不足时,植株也会有类似表现,应区别对待。辣椒植株缺铁时,叶黄化、白化。辣椒缺镁时,叶片为灰绿色,叶脉间黄化,基部叶片脱落,植株矮小,坐果少。